推介:| 觀塘外賣速遞 | 將軍澳外賣速遞 | Party 美食到會 | 汽車蓬頂維修翻身 | 雪地靴 | 羊毛鞋 | 羊毛鞋墊 | Online Food Ordering System | Pre Wedding Photographer |

發新話題
打印

上環大笪地

ref: 大笪地
--------------

中上環老街坊都知道這些照片是 <上環新填地> 的平民夜總會, 而非 <大笪地>, 其夜市存在於60-90年代早期。 查實<大笪地>在荷里活道夾大道西夾水坑口街,是英軍佔領港島時登陸紮營之地, 故英文叫 Possession Point, 其夜市在戰後式微, 由 <新填地> 取而代之。

兩地步程要10-15分鐘, 不能混作一談。

TOP

ref: 理魯竇兄之炒硯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記憶中炒蜆是用淺搪瓷碟serve的, 食時用五爪金龍或竹笘便可, 何須碗筷?
我會覺得是麵飯似 d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08-5-13 00:33 發表


其實兩個名都有人叫,不過以「新填地」較為正宗。

60 年代,家媯L電視,晚上無節目,差不多隔晚就去新填地享受下d 免費娛樂,
個陣時有一個叫做「細路祥」嚚磌壑H,成個現時曾志偉咁鼢琚A專講埋 d 鹹
...
這位街頭藝人似叫細路洪而非細路祥, 因為記得他推銷涼果時老是大喊 "細路洪, 賣正野" ,他唯一的魔朮是從一個一呎見方的黑布袋變個乒乓球出來, 係咁多!


相關搜索目錄: 娛樂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-5-12 07:04 發表
七十年代初上環平民夜總會的位置。
白天是停車場﹐黃昏後就是食檔擺賣的地方。

記得圖中最右方8層高的大廈是新光酒店, 改建後現在仍叫新光商廈。住東直至永安老店為止, 一整列都是中式旅館, 其中檔次最高者為陸海通飯店, 應與灣仔六國同系,當時有一逃難南來的滬籍小學同學家裡就在上面租住長房,我亦有幸小小年紀可以首次踏足"飯店", 同學的母親著旗袍, 言談舉止斯文优雅, 當時確比我們港人胜一籌, 印像至今難忘。大陸變色後省港客輪中斷,擋次較低的如粵東旅店, 中興棧等, 就淪為妓女賣肉場所, 入夜後這段路的騎樓底站滿流鶯, 直至70s初被拆卸為止。


相關搜索目錄: 酒店

TOP

re: 新光 vs 開僑

那可能新光商夏易了手而改了名. But anyway, it is the building 在干諾道中/麼利臣街/德付道中, 大單邊。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-5-17 13:12 發表
二戰後初期的上環海旁。

肉眼所見,在這幅航空照片中尚存的建築, 只餘北面上環街市(西港城)、合一堂與海安冰室矣, 希望海安冰室可以得到和昌大押的待遇吧。

圖正中的木建的元安碼頭在60年代未尚存, 當時主要供政府(e.g. 水警, 海關)船只上落客貨,但不知何解有如冇奄雞籠,小童可自由出入作為玩樂場地, 跳水、戳泥蜢, 各適其式。

新光酒店右後方與合一堂間的一座有雙圓頂的大建築物, 可是舊皇仁書院 (今荷里活道警察宿舍) ?


相關搜索目錄: 建築 酒店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ajizanmai 於 2008-5-29 10:12 發表
如果唔係拜讀各位的文章,我根本不能分辨「大笪地」和「新填地」!

我們住九龍的人不知香港島的地方,直至讀大學時才去過上環和西環一帶。但同學一般都說上環海旁是「大笪地」。
我讀大學時,「平民夜總會」 ...
它的全盛時期應是60s-mid 80s, 我學生時代的歐西流行曲卡式帶如Bee Gees, Brothers Four, Peter Paul & Mary 等($5 each, sometimes $10 for 3), 和很多舊書 ($1 or 2 each) 等,全在這里買的,  真是樂迷/學生恩物, 在那貧苦的年代,老番是否十惡不赦, 真是見仁見智....

TOP

發新話題


重要聲明: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於有關情形下,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(如涉及醫療、法律或投資等問題)。由於本討論區受到「即時上載留言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,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。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

Copyright 1997- Xocat. All Right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