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:
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0-12-29 15:55 發表 
同意...
亦此原因, 所以我寧願減薪, 轉作行政..
但亦要為同工說句公道話: 研究 (publish or perish), 行政, 辦公室政治, 學生質素, 種種未如人意, 我們確實無助...
面對學生的 學期終評估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共業
共業ne兩個字, 悲乎? 此刻代價是虛耗200萬年青人的人生奮發階段。
按智驚調查, 25%會移民, 即50萬, 是可以啃老, 還是fing錢一族, 去到美英加澳紐,
分別亦不大, 若在香港fing, 當然最好, 嬌奢淫佚慣了,懶得競爭, 讓出空間與焗博的, 亦是好事。
而無老可啃的, 創業又點鬥得過地頭虫, 過江龍如浙江福建等族人。
若只想體會外地生活, 使得對自己有所啟發, 化兩三年時間, 是值得。
餘下150萬, 怎樣面對未來10/15年的現實。
現實是亞歐美經濟進入調整期, 2008年始, 小則7年, 多則10年, 要是像日本, 也不見得是末日.
人與地的風光, 總有改變一天, 停滯不前, 也不是壞事, 難道只有日出而冇日落?
80s後只要調整心態, 2020年後還是你/妳們的世界。
80s後們, 老何鼓勵你們參與社會事務, 道理很簡單, 為2020年後發展, 現在就必需建立為包含80s發展的客觀條件,
絕非繼續現行模式, 老何大e地說, 地產高峰期己完了, 金融能支M這城市嗎?
現社會處於交接階段, 正好利用此經濟調整期, 從事此類工作。
老何並非無中生有要社會架構, 如數以百計的各類諮詢组織增加80s後的代表, 因社會是各年齡階層组成的,
豈能沒有80s後代表, 而由5,60s後代表200萬的你們, 簡直荒謬。
老何的建議, 建制中大有人在, 出發點只是為一設想.........健康的香江。
兩年後, 建制還是把你們當做可消耗品, 為了你們的利益, 怎樣生存, 快點考慮了。